107年88期校友會電子報
名人專訪 - 易發精機 -羅文進學長
照片提供: 羅文進 撰文:彭佳淩
前言
66機械羅文進學長,易發精機的董事長,在新埔工專畢業後三年,便自行創業,客製化的設備廠,在台灣成立至今已屆滿31年,員工人數高達600人。公司的文化理念「創新、進取、求實」,追求創新,不被市場淘汰;落實所想的,而非空頭口號;勇於面對挑戰,遇到困難永不退縮。追求創新的理念,正是羅文進學長的成功關鍵。
求學過程
從小家裡是務農,當別人還在玩樂時,插秧、割稻、耕耘機卻是羅文進學長閒暇時的工作。從國中開始,因為耕田,開始對機械有著濃厚的興趣,由於從前開的務農機都是日本進口;讓羅文進學長夢想著有一天,能夠自己開發國產的農業設備。創業的念頭開始萌芽,便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開機械工廠。五專選擇進入新埔工專念機械科,並安排弟弟念自動控制科,為了日後開機械廠提前做好準備。求學過程中,每當假日,羅文進學長就必須要回家耕田,賺取學費。學業工作兩頭燒的他,養成了他刻苦耐勞的精神。
創業之路
畢業後,第一份工作,便投入震旦行的工廠當作業員;工作三年後,累積了一點資金,開始研發設備,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一路從3.5磁碟片到面板設備,到現在發展電動汽車,客製化需求設備,不斷創新、開發、學習,替客戶架構新穎的設備,更凸顯了市場上不可取代的優勢。90年開始,在台灣公司滿100人時,羅文進學長開始布局,進軍中國大陸,就在投入大量資金之後,卻連連虧損。他萬萬沒有想到,雖然IT產業在大陸蓬勃發展,但是政府為了吸引外資,採買所有的設備,一律都是免稅優惠。這個現況對正要進攻大陸的設備商極為不利,因為設備商在當地不但要付增值稅,進口材料更要付高額的關稅,生產設備硬是多出台灣30%成本。造成設備廠商在大陸反而是沒有優勢的!羅文進學長當機立斷,一年後退回台灣,從新開始。在台灣開始買廠房,從中壢、台南、日本一路開始擴展事業版圖,穩扎穩打慢慢接訂單;員工人數也從100人發展到400多人的中型企業,2010年再度捲土重來,重新進軍大陸。我們常說創業維艱,除了資金之外,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但是羅文進學長並沒有因為一次的挫敗,而打消了擴展事業版圖的決心,而是沉澱後越挫越勇,才有今天亮麗的成績。
現在學弟妹必須擁有哪些職場競爭力
抗壓、正面思維、創新概念,是羅文進學長認為新鮮人應具備很重要的特質
第一、抗壓性很重要,在職場上要肯吃苦,如果你不耐勞耐操,是無法進入一間公司組織的核心。
第二、當你遇到職場上不如意及挫折,你是否選擇抱怨逃避?或是正面思考,把任何的磨練都當作學習,增進自己職場的能力。
第三、標新立異,不斷的自我超越,每天都要比昨天進步一點,甚至更加卓越;而非滿足於現狀,停滯不前,不然就只能被社會淘汰。
如何領導企業
在羅文進學長的公司體系,員工都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而羅文進學長給員工的理念:"要懂得奉獻-樂於助人",助人為成功根本
。在一個組織裡,你不要變成別人的負擔;你做的好,讓上面及下面組織的人,能夠順利運行工作,不造成別人的負擔,亦是一種美德。而在傳統的升遷制度裡,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升遷就是不斷往上升遷,至職位無法勝任為止。但在羅文進學長的公司,卻鼓勵同仁適時地轉身。例如:研發技術人員,升遷為管理階層主管,但管理卻不是他的專長,導致最後不快樂,工作不開心,對公司更是一大負擔!終究選擇回到技術岡位上,放手讓適任者擔任領導者。我想讓員工適時地轉身,不僅考驗領導者的智慧,更考驗每個人的成熟度,但羅文進選長的領導哲學,卻願意讓每個人在自己的職位上,發揮最大的效能,互助、互信、進而創造雙贏。對羅文進學長來說,人生就是不斷的學習。只要有空檔,他就會去學校進修,讓自己心態歸零,學習進一階的領導哲學。政大、台大、上海交大、上海復旦的EMBA,都是他不斷精進自己的管道。也讓我在羅文進學長身上看到,唯有不斷學習,才是維持自己在職場上、企業的競爭力,繼續再創下一個巔峰。
2017聖約翰科技大學校友年會
傑出校友 榮耀母校
從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之間,陸續有 #曾鴻鍊、#李輝達、#張仁烔、#葉正賢、#楊慶煜、#朱復銓、#簡展穎 等7 位聖約翰科大前身新埔工專校友,因專業領域表現卓越、獲獎或升任更高階職務,而獲得報紙或雜誌的大幅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