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23-08-01 08:42:36 瀏覽數:761
唐彥博接任新校長 三通、三特色、三愛創造聖約翰百年大業
聖約翰科技大學於112年7月31日舉行卸、新任校長交接感恩禮拜,新任校長唐彥博從董事長姚祖驤及卸任校長張文宇手中接過印信,成為第11屆校長。唐彥博教授擁有16年的校長資歷,曾榮獲私立學校十大傑出校長獎、教育部師鐸獎…等獎項,是現任大專校院校長中唯一擔任5所大學的校長,治校能力與辦學績效備受肯定。他提出「三通」、「三大特色」及「三愛」之治校理念,期盼增進學校全體的生活及創造學校永續的生命,讓聖約翰科大成為學生最愛就讀、企業最愛用人、夥伴最愛共享的「三愛學校」,創造聖約翰百年根基大業。
董事會姚祖驤董事長致詞時,首先感謝卸任張文宇校長、前任張員榮董事長在艱困時刻勇於承擔重任,全力以赴,積極調整聖約翰體制,努力結合校友資源,讓聖約翰在低迷中重見曙光。他表示,唐彥博校長先後擔任崇右、育達、台北海洋及中國科大等4所技術學院校長,其中兩所學校在他任內升格科大成功,辦學績效卓越;又擔任過中華民國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行政資歷豐富、協調溝通能力強、人脈網絡深厚。相信唐校長接任校務之後,必能秉持聖約翰的治校精神,在現有基礎之上,引領潮流突破窘境、創新轉型、精益求精,帶領聖約翰永續發展。
卸任張文宇校長除感謝董事會9席校友董事出錢出力、捐資興學,挹注企業資源扶持聖約翰之外,也感謝海內外校友及校友企業提供豐沛的能量與資源,力挺與資助母校永續經營,是聖約翰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相信在唐校長的卓越領導下,必能整合校內外資源,以宏觀視野及創新作為,為學子打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帶領聖約翰突破招生困境,再創新局。
董事會董事暨聖公會張員榮主教講道時,除感謝張文宇校長在艱困時刻帶領聖約翰之外,亦肯定唐校長願意跳火坑,接下重擔。他殷殷期盼唐校長能夠深愛聖約翰、勇往直前,不要辜負董事會的期許及託付,好好照顧這個奉主之名所設立的學校及教職員生。
前教育部吳清基部長認為唐彥博校長具有教育理念、做事嚴謹、前瞻且務實,尤其曾擔任過全國高中高職家長會長協會總會長職務,結合家長力量,在招生生源及兩岸技職方面具有很大影響力。聖約翰延攬唐彥博校長到校服務,可說是挖到寶。
考選部許舒翔部長除佩服唐彥博校長承擔重任的勇氣,也肯定董事會姚祖驤董事長等董事在私校辦學日益艱困的環境下,仍願意投入企業資源辦學,這相當不容易。相信在上帝恩典安排下,聖約翰科大校務經營將會越來越好。
考試委員吳新興委員認為少子化的挑戰,讓擔任「校長」成為一個艱困的行業。而唐彥博校長可以經歷5所學校且獲得全勝,很不簡單。唐校長不僅EQ高、親和力夠、工作能力強,還擁有強大的董事會支持及豐厚的人脈資源做為後盾,一定可以在上帝的見證下,完成使命,把聖約翰辦好。
「能夠參加同一位校長5次校長交接典禮,這是一種驕傲。」前文化大學李天任校長說,唐彥博校長擔任過非常多職務,謙卑、創新,凡事盡心盡力,是擔任校長的不二人選。尤其聖約翰擁有校友企業「入學即就業」之資源支持,這是北台灣學校少見的辦學特色。
新任唐彥博校長懷著感佩、感恩、感謝的「三感」心情,首先表達對聖約翰科大董事們及校友會傑出校友們在學校處於風雨飄搖中,對母校無私付出與貢獻的感佩之意。他引用先總統蔣公曾云:「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以及創辦人王長齡主教「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精神,自我期許個人的責任使命是「生活的目的在增進學校全體的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學校永續的生命。」
唐彥博校長提出「通氣」、「通企」及「通才」等「三通」做為未來努力的方向。「通氣」是凝聚內部向心力,激勵士氣;「通企」是結合企業支持力,產學合作;「通才」則是重視全人教育,培育專業博雅兼具人才,德以輔才、學以致用。其次,更將強化學校「綠能」、「智慧」及「健康」之三大特色,以節能減碳為主的「綠能科技」;以設計、車輛、農業為首的「智慧控制」;與以長照、健康、智活、文創為首的「健康樂活」,打造學校成為永續校園及溫馨友善校園的典範學校。讓聖約翰科大成為學生最愛就讀、企業最愛用人、夥伴最愛共享的「三愛學校」。
卸任、新任校長交接典禮以感恩禮拜形式進行,此次出席就職典禮貴賓甚多,包括:教育部前部長吳清基、考選部部長許舒翔、考試委員吳新興、前監察委員程仁宏、10所大專校院校長、10所高中職學校校長及近20個各級家長會與民間團體組織,呈現「跨」的特色。跨部會(教育部、考選部)、跨縣市(全國、台北市、新北市等學校、家長會)、跨學校類別(高校、技職、普高、技高、國中)、跨宗教(基督教、佛教、創價學會、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等)及跨社團(校友會、家長會、各類協會),展現唐彥博校長豐沛的人脈。
◎ 撰稿:王玉如(校友總會執行秘書暨學務處專案助理)
◎ 攝影:葉永乾學長、陳博霆先生
◎ 錄影:郭韋廷先生、杜侑倫同學
相關連結:
http://pr.sju.edu.tw/campusnews/202307/202307-07.html